创作背景
一个秋季,郑州都是阴雨绵绵,今天,终于见到太阳了,欣喜至极。
连日的阴翳,像一层湿漉漉的灰布,蒙在心上,几乎让人忘了天空本来的颜色。直到今晨,驾车驶入园区,那久违的金色陡然间泼洒下来,穿过前挡风玻璃,瞬间将车厢内熨得暖洋洋的。眼前笔直的柏油路,被阳光刷得锃亮,原先被雨水濡染得深沉的标线,此刻鲜明得如同新裁的缎带。路旁那排高大的树木,也一改往日沉郁的墨绿,每片叶子都像是被细细擦拭过,透着亮晶晶的生机;树下的灌木丛,绿意层层叠叠,在光线下有了浓淡深浅的分别。连那白色的灯杆,也仿佛精神了起来,在地面投下笔直的影子。远处车辆驶过,都带着一种轻快的节奏。心头那团黏湿的棉絮,仿佛被这暖阳“呼”地一下掏空了,变得开阔而通透。
车子停稳,信步走入园区,便真正跌进了一片光明的静好里。步道洁净,两侧的绿植被修剪得一丝不苟,此刻正贪婪地吮吸着阳光。左右两栋建筑,以大片大片的玻璃为衣,将湛蓝的天幕与游丝般的白云悉数纳入怀中,显得既时尚又沉静。放眼望去,更多的楼宇错落其间,每一扇玻璃窗都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整座园区像一座精心打造的水晶城,明亮,鲜活,充满了苏醒过来的活力。
我不由得望向我们所在的那栋楼。它通体的玻璃幕墙,在日照下泛着微光,顶部似乎还有个可供眺望的露台。最动人的是远景处,那些建设中的高楼与高耸的塔吊,它们不再是阴雨中的模糊剪影,而是在朗朗乾坤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仿佛在无声地宣示着生长与希望。阳光照在北龙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连日来的停滞感,被这景象一扫而空,心中竟生出几分“阴霾散去,万物维新”的感慨。
推开办公室的门,阳光早已先我一步,透过整面的落地窗,慷慨地倾泻了一地。那两张黑色的皮质沙发,被晒得微微发暖,失去了往常的冷峻;茶几上那盆小小的绿植,在光柱里舒展着,叶片边缘清晰得可爱。我的办公桌,深色的木纹在光照下显得温润,桌上的电脑、水杯、座机,都笼罩在一层融融的暖意里。窗外,能看见邻楼的墙面,和波光粼粼的北龙湖及更远处工地的塔吊。此刻,它们不再是冰冷的障碍,而是这明媚画卷的一部分。室内的每一盆绿植,都仿佛被阳光注入了灵魂,绿得愈发昂扬。坐在这里,工作的心思也变得清明起来。
站到窗边,仰望出去,天是一片毫无杂质的澄澈的蓝,几缕白云清亮亮地挂着,像被浣洗过的轻纱。楼下几棵大树的树冠,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与建筑的玻璃外墙、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所有的色彩都饱和到了极致,所有的轮廓都清晰分明。连日以来盘踞在心头的所有阴霾,就在这一片浩荡的阳光里,彻底冰消瓦解了。
这阳光,先是铺满了我来时的路,再是点亮了整座园区,最后,一直照进了我的窗前,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