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诗旅在线  >> 详细信息
“诗旅中国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25/6/20 16:02:37    阅读:164次


为了贯彻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诗词创作在当代文旅场景中实现创造性转化,构建“诗词创作-文化转化-产业赋能”的全链条,让古典诗词在当代文旅场景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实现“让诗词生长在土地上,让文化流动在旅途中”的愿景。由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委会、中华诗词学会大数据事业部联合开展“诗旅中国万里行活动”。旨在构建“行走的中华文化基因库”。建立“三栖创作空间”和“蜂巢式传播矩阵”。助力参与景区成为“可吟诵的山水,会说话的文化”,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IP

一、活动主题

奔赴“诗与远方  解码山河文心

二、核心理念

构建“诗旅生态圈”,打造“行走的诗词课堂”,实现“诗景互鉴、文旅共荣”

三、组织机构

主办: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委会

   中华诗词学会大数据事业部

承办:各省市文旅厅(局)、旅游投资集团

四、活动周期

长期开展

五、运作机制

(一)分团建制

百人诗旅团实行1+3+N架构:

1个核心创作组5人):国家一级作家、省级以上书法家协会会员、高校文学院教授。

3个专业分团

诗词采风团员60人):含新锐诗人、网络诗词作者、诗词网红博主。

书画创作团员10人):涵盖国画、篆刻、现代装置艺术家。

文化传播团员5人):短视频团队、文物摄影师、融媒体记者。

N个属地联动组:每站招募20名本地诗词爱好者参与创作

(二)周期管理

双周制滚动发团

单数周:专业团队深度创作(5天景区驻留+2天集中研讨)

双数周:公众开放体验团(3天主题游览+2天创作工坊)

四季主题迭代

春·《山河启封》(节气诗词创作)

夏·《文脉奔流》(水系文明溯源)

秋·《金声玉振》(丰收主题联诗)

冬·《雪泥鸿爪》(边塞诗境重构)

六、地域规划

通过“4+5”走廊网络实现全国文旅资源全覆盖,每条走廊形成“3个核心城市+5个重点景区+N个创作基地”的梯度布局,构建起经纬交织的中华诗旅地理坐标系。

(一)黄河文明走廊

重点景区:

青海湖(青海省文旅厅)

炳灵寺石窟(临夏州文旅局)

壶口瀑布(延安市文旅局)

龙门石窟(洛阳市文旅局)

开封清明上河园(开封市文旅局)

泰山(泰安市文旅局)

(二)长江文脉走廊

重点景区:

三星堆遗址(德阳市文旅局)

武当山(十堰市文旅局)

岳阳楼(岳阳市文旅局)

滕王阁(南昌市文旅局)

苏州园林(苏州市文广旅局)

杭州西湖(杭州市文旅局)

(三)丝路诗韵走廊

重点景区:

兵马俑(西安市文旅局)

麦积山石窟(天水市文旅局)

张掖丹霞(张掖市文旅局)

嘉峪关(嘉峪关市文旅局)

莫高窟(敦煌研究院)

(四)岭南山水走廊

重点景区:

丹霞山(韶关市文旅局)

桂林象鼻山(桂林市文旅局)

德天瀑布(崇左市文旅局)

五指山(海南省旅文厅)

鼓浪屿(厦门市文旅局)

(五)西南民族走廊(云南-贵州-广西)

核心路线:丽江古城→大理崇圣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黄果树瀑布→肇兴侗寨→桂林漓江

文化特质:少数民族史诗、茶马古道文化、喀斯特山水美学

(六)冰雪诗韵走廊(黑龙江-吉林-辽宁)

核心路线: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长白山天池→吉林雾凇岛→沈阳故宫→本溪水洞

化特质:北国冰雪意象、满族文化遗存、工业文明诗化表达

(七)海疆诗情走廊(浙江-福建-广东)

核心路线:舟山普陀山→温州雁荡山→泉州开元寺→厦门鼓浪屿→汕头南澳岛→深圳大鹏所城

文化特质:海洋文明史诗、海丝文化遗址、侨乡人文记忆

(八)运河诗话走廊(京杭大运河沿线)

核心路线:通州运河码头→沧州铁狮→台儿庄古城→扬州瘦西湖→杭州拱宸桥

文化特质:漕运历史叙事、水利工程智慧、市井文化图谱

(九)边疆诗境走廊(新疆-西藏-内蒙古)

核心路线:喀纳斯湖→赛里木湖→布达拉宫→纳木错→呼伦贝尔草原→额济纳胡杨林

文化特质:丝路西域风情、藏地密宗文化、游牧文明诗学

七、文旅局对接方案

诗路走廊

主要对接单位

黄河文明走廊

青海省文旅厅、甘肃省文旅厅、河南省文旅厅、山东省文旅发展集团

长江文脉走廊

四川省文旅厅、湖北省文旅厅、湖南省文旅厅、江西省文旅厅、长三角旅游联盟

丝路诗韵走廊

陕西省文旅厅、甘肃省文旅厅、新疆文旅投资集团

岭南山水走廊

福建省文旅厅、广东省文旅厅、广西文旅厅、海南省旅文厅

西南民族走廊

云南省文旅厅、贵州省文旅厅、广西文旅厅(联合成立滇黔桂文旅协作办公室

冰雪诗韵走廊

黑龙江省文旅厅、吉林省文旅厅、辽宁省文旅厅、沈阳文旅集团

海疆诗情走廊

浙江省文旅厅、福建省文旅厅、广东省文旅厅、深圳文体旅游局

运河诗话走廊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沿线8省市文旅部门

边疆诗境走廊

新疆文旅厅、西藏文旅厅、内蒙古文旅厅、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八、特色合作机制

联席会议制度:

季度召开“诗路走廊联盟会议”,由走廊涉及省份轮流主办

设立跨省文旅资源共享平台,统筹诗词创作基地申报与认证

定制化服务包:

为每个景区配备“诗词顾问+文旅专员”双驱服务

开发“诗词创作服务包”(含地方志摘要、非遗图谱、历代名作汇编)

开发“诗词护照”打卡系统,游客集齐走廊印章可兑换文创礼品

成果共享体系:

建立景区诗词创作版权池,按比例分配衍生品收益

开通“诗旅专列”跨省旅游线路,实现客流互送

九、实施模式

驻地创作机制:

每个景区设置3-5天沉浸式体验,包括:

晨昏观察(捕捉光影诗词意象)

口述史采集(记录民间传说)

非遗工坊体验(传统技艺转化创作素材)

数字赋能计划:

开发“诗景云图”小程序:扫码获取景点专属诗词AR展示

建立动态创作数据库:实时更新作品并生成数字藏品

开设“跟着诗人去旅行”慢直播频道。

十、特色活动设计

诗旅创研会

每月举办主题论坛,如“古典格律与现代景区适配研究”“景区命名学的诗性重构”

互动诗会:

“飞花令进景区”:游客对景联诗获积分奖励

“诗词盲盒墙”:扫码解锁历代诗人同题作品

24节气诗词景观装置展”:结合时令更新艺术装置

十一、产业转化路径

出版工程

《中国诗景大观》丛书

景区定制“诗旅手账”(含诗词笺谱、水墨手绘地图)

衍生开发

诗词主题民宿集群(每间以不同诗派命名)

“诗韵伴手礼”系列(将诗词元素融入茶器、丝巾等)

诗词研学课程体系(分设少儿、成人、国际版)

十二、预期成果

评定100个“中国诗意景区”认证,由“诗旅中国万里行”组委会颁发证书。

培育300名“文旅诗词创作导师”

带动合作景区文化消费提升30%以上

建立首个“中国诗景基因库”数字平台

十三、特色赋能系统

(一)与普通旅游的本质差异

维度

普通旅游

诗旅中国万里行

体验目标

观光打卡

文化基因解码

知识获取

导游讲解

学者带队田野调查

成果载体

手机照片

入册诗词/书画/音视频三维档案

社交价值

朋友圈点赞

作品进入景区永久展示体系

后续影响

记忆留存

持续获得版权收益

(二)双向价值创造

景区

获得专属文化符号系统(如西湖新十景诗词认证体系)

年客流提升(参照《中国诗词景区白皮书》数据)

申报国家级文化项目优先权(如中华诗词传承基地

参与者

作品进入诗词云大数据

优秀者可获文旅诗词创作师”。

今日访客数: 6 今日页面浏览量:81 总页面浏览量:11346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邮编: 邮箱:13716705879@163.com 联系电话:13716705879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