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简介

工委简介

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12月,是中华诗词学会为推动诗词文化繁荣发展而设立的专项机构,旨在整合出版与传媒资源,探索传统诗词与现代传播的融合发展

发展宗旨“千方百计调动千军万马、激发千家万户”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发现和吸引更多人参与诗词创作,推动诗词普及,提升全民诗词文化素养,通过现代传媒手段扩大诗词的社会影响力

业务范围编辑出版主题诗词作品集,策划诗词普及读物、赛事作品集及研究丛书,推动诗词文献的系统化整理与传播。组织诗词朗诵音乐会、名家书画展、诗词文创艺术展等综合性文化活动,通过艺术形式展现诗词魅力展全国性诗词赛事设立“诗词中国高峰赛”等创新项目推动“中国诗旅万里行”项目,建立特色线路采风长效机制,丰富诗旅精神内涵;结合短视频、纪录片、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技术,策划诗词主题影视作品,推动诗词“破圈”传播组织论坛、研讨会探讨诗词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路径,推动理论与创作结合。

发展方向强化“诗画结合”“诗影联动”等跨界合作,通过视听艺术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倡导“精品意识”,推动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鼓励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的作品创作和出版工作

发展目标普及化:让诗词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诗词进万家”。精品化: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经典诗词作品,推动当代诗词的经典化进程。主流化:将诗词融入主流媒体与公共文化空间,增强其社会认同感。国际化:通过海外赛事、翻译出版等途径,构建中华诗词的全球传播网络。

委员会以专为核心,聚焦诗词与传媒的深度融合,传承古典诗词的审美精髓,探索数字化、大众化的传播路径,为繁荣中华诗词发挥作用


工委领导

分管领导:张存寿

问:潘衍习

任:张延扬

任:倪西祥、张万兴、李宏伟、丁增义、赵安民、武振江、吕梁松

长:秦亚楠

常务副秘书长:倪西祥(兼)

副秘书长:王北生、赵希宾

理事:薄云波、高延虎、王玉霞、李英


 

工委领导

工委职责

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的核心职责,以“千方百计调动千军万马、激发千家万户”为宗旨,整合出版与传媒资源,探索并推动中华诗词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繁荣发展、普及传播与经典化进程。
     资源整合与平台构建:整合诗词出版、传媒、艺术等领域的资源,搭建诗词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专业平台。
     诗词出版与文献传播:

编辑出版各类主题诗词作品集、普及读物、赛事作品集及研究丛书。

系统化整理、保存并传播诗词文献。
     活动策划与组织:

策划组织诗词朗诵音乐会、名家书画展、诗词文创艺术展等综合性文化活动。

组织全国性诗词赛事。

推动实施“中国诗旅万里行”等特色采风项目。

现代传播与推广:

运用短视频、纪录片、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技术,策划诗词主题影视作品,推动诗词“破圈”传播。

推动诗词融入主流媒体与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社会认同感。

理论研讨与价值挖掘:

组织论坛、研讨会,探讨诗词的当代价值、传承路径与创新发展。

推动诗词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跨界融合与创新:

推动“诗画结合”、“诗影联动”等跨界合作,通过视听艺术增强诗词表现力。

探索诗词文化与旅游、文创等领域的融合。

质量提升与精品导向:

倡导“精品意识”,鼓励创作和出版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的高质量诗词作品。

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经典诗词,推动当代诗词的经典化。

普及教育与素养提升:

推动“诗词进万家”,让诗词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全民诗词文化素养。

国际化拓展:

通过海外赛事、翻译出版等途径,构建中华诗词的全球传播网络。

工委会的核心职责聚焦于利用现代出版和传媒手段,通过整合资源、策划活动、创新传播、跨界融合、打造精品、推动普及和国际拓展等全方位工作,激活诗词创作生态,扩大诗词影响力,最终实现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创新、繁荣与广泛传播。


机构设置

  • 办公室
  • 对外联络部
  • 理事成员
今日访客数: 7 今日页面浏览量:52 总页面浏览量:1109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邮编: 邮箱:13716705879@163.com 联系电话:13716705879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