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简介
更多
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12月,是中华诗词学会为推动诗词文化繁荣发展而设立的专项机构,旨在整合出版与传媒资源,探索传统诗词与现代传播的融合发展。 发展宗旨:以“千方百计调动千军万马、激发千家万户”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发现和吸引更多人参与诗词创作,推动诗词普及,提升全民诗词文化素养,通过现代传媒手段扩大诗词的社会影响力。 业务范围:编辑出版主题诗词作品集,策划诗词普及读物、赛事作品集及研究丛书,推动诗词文献的系统化整理与传播。组织诗词朗诵音乐会、名家书画展、诗词文创艺术展等综合性文化活动,通过艺术形式展现诗词魅力;开展全国性诗词赛事,设立“诗词中国高峰赛”等创新项目;推动“中国诗旅万里行”项目,建立特色线路采风长效机制,丰富诗旅精神内涵;结合短视频、纪录片、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技术,策划诗词主题影视作品,推动诗词“破圈”传播;组织论坛、研讨会,探讨诗词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路径,推动理论与创作结合。 发展方向:强化“诗画结合”“诗影联动”等跨界合作,通过视听艺术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倡导“精品意识”,推动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鼓励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的作品创作和出版工作。 发展目标:普及化:让诗词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诗词进万家”。精品化: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经典诗词作品,推动当代诗词的经典化进程。主流化:将诗词融入主流媒体与公共文化空间,增强其社会认同感。国际化:通过海外赛事、翻译出版等途径,构建中华诗词的全球传播网络。 委员会将以专业为核心,聚焦诗词与传媒的深度融合,传承古典诗词的审美精髓,探索数字化、大众化的传播路径,为繁荣中华诗词发挥作用。 工委领导 分管领导:张存寿 顾问:潘衍习 主任:张延扬 副主任:倪西祥、张万兴、李宏伟、丁增义、赵安民、武振江、吕梁松 秘书长:秦亚楠 常务副秘书长:倪西祥(兼) 副秘书长:王北生、赵希宾 理事:薄云波、高延虎、王玉霞、李英
诗词速递 更多
出版捐助 更多
    诗海拾贝 更多
    《当代优秀诗词典藏大系》录选作品展播
    赠屈原(诗:七律) 赠屈原独醒亭洇白芷霏,忠魂常绕楚云微。雄文欲祭重霄怒,赤魄长巡沧浪飞。天问悬梯星凿火,九歌酹酒泪殇帏。神州已铸千秋鼎,浩月吟潮唤秭归。 作者:朱显春(江南一春) 客乡(诗:七绝) 槐影轻摇沁晚芳,月移花影过东墙。 忽惊身是天涯客,无奈莼思入梦乡。 作者:刘玉新(紫玉爽风) 咏青海湖(诗:五绝) 明珠镶雪域,鱼鸟共湖融。 千载唐蕃驿,清波护远鸿。 作者:廖兴荣 春游松涛天湖(诗:七绝) 初春拍岸踏青游, 叠翠扬波画意幽。 欲照天湖无限景, 白鸥何事逗诗俦。 作者:陈祖芳(淡然) 寄语高考生(诗:七绝) 千军万马跳龙门,壮志凌云热血吞。十载寒窗勤作径,一朝金榜定乾坤! 作者:何晓华(似水年华) 黄山迎客松(诗:五绝) 傲立峭崖顶, 岿然暴雪中。 丰姿接浩海, 翠宇亮怀胸。 作者:姜近芳 端午寄怀(诗:七律) 端午寄怀艾香袅袅沐兰荪,舟伐鳞波动客魂。玉粽盘丝拴故里,雄黄漱月浣清樽。指缠彩线牵霞色,襟系青囊眷旧恩。最喜凡俗烟火聚,殷殷百味漫晨昏。 作者:朱显春(江南一春) 七律·香江玉鉴录(诗:七律) 赓歌六尺巷中寻,玉魄初澄沧海心。 万国衣冠参共议,四瀛鲸浪洽同斟。 古衙钤印山河契,枢柄春回草木深。 淬炼香江涵宇鉴,紫荆清籁协鸾音。 作者:李正华(井汉) 初夏登千佛山(诗:五律) 清晨游胜地,徐步入林岑。天净青峰秀,风轻翠鸟吟。摩崖成法相,勒石载文心。山岳恒无语,澄怀观古今。 作者:姜超(愿君所行皆坦途) 登高(诗:七绝) 晓拨岚雾紧攀登,云海疑从脚下生。历尽崎岖方到顶,举头又见更高峰。 作者:沈超(沈超) 仲秋独酌(诗:七绝) 径取千金沽美酒,今宵邀月共登楼。世间万事随它去,吾自独酌好个秋。 作者:赵奎军(天马行空) 内退(诗:七绝) 梦中闲散现实来,每遇亲朋一笑开。年过五旬胸已阔,任他命运作安排。 作者:赵奎军(天马行空) 荷塘偶得(诗:七绝) 荷塘偶得 何必参禅寻古寺,红尘处处好清修。 我心一似莲心静,亦可蜻蜓立上头。 作者:张晋开(初寺山人) 天涯山诗意(诗:七绝) 天涯山诗意 生来姓字一毛轻,破纸诗成不具名。 且放天涯山顶去,任他雨判和风评。 作者:张晋开(初寺山人) 诗道吟(诗:七绝) 吟诗作赋律规尊, 贵在自然言语根。 强展喜忧笺墨浅, 秋风铁马铸诗魂。 作者:乔中彬(虚舟扬帆) 蝶恋花·怅别离(词) 月剪愁肠山剪雾,暮色遥香,冷落秋千路。莫问残红飞几树,垂垂难系春舟渡。纵有千言谁可诉?泪眼成书,字字无凭处。恨是离鸿犹自顾,痴魂却被东风误。 作者:朱显春(江南一春) 水调歌头.记念红军过东川(词) 浩渺金沙水,浊浪卷长天。遥思征战,烽火燃处破重关。艄子舟横击水,勇士楫挥搏浪,踏浪凯歌还。浩气铭青史,壮志耀尘寰。越千嶂,经百险,志如磐。铁蹄踏破烟霭,星火映千山。岁月穿云似箭,英魄耀光如日。吟赋寄情绵。再颂英雄事,赤帜永鲜妍。 作者:余朝坤(余朝坤) 八声甘州·大运河(词) 读洪荒六合一朝来,丹青写春秋。劈开昆仑缺,横陈玉带,汴水东流。共禹之功谁论,隋落说难休。千里运河水,失语闲愁。曾创开科取士,景阳楼旧处,遗憾终留。四十三州地,漕运解民忧。那扬州琼花正艳,去几回,君未识归舟!知亏失,应观上下,哪论曹刘? 作者:张成军(长车) 满江红.黄鹤楼(词) 极目江天,凭栏处、云舒云卷。抬望眼、龟蛇并峙,浪奔如箭。三国硝烟沉逝水,千年文脉传骚翰。叹往昔、劫火屡相侵,情难断。东风劲,重楼焕。新景秀,霞光灿。看霓虹焕彩,客聚长滩。玉笛新翻崔颢韵,晴川尽展琼瑶卷。待明朝、再赋大江词,风流远。 作者:余朝坤(余朝坤) 少年游·木芙蓉(词) 去年茅舍,庭园深处,栽种拒霜花。 今年秋至,纯颜似雪,香气淡如茶。 十月夜凉身犹在,风影绘云纱。 不语人间多惆怅,相思意、在天涯。 作者:郑书晓(郑书晓) 浣溪沙.美人蕉(韩偓体)(词) 翠叶扶疏映日长,红裙曼舞照池塘。娇颜似火韵无双。雨后胭脂凝玉露,风姿绰约竞芬芳。多情最是美人妆! 作者:何晓华(似水年华) 满江红·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词) 烽火残垣,凝望处、孤星沉没。八十载、石狮犹在,弹痕如钺。苦雨未销家国耻,悲风长卷戎衣血。问沧桑、何日荡仇雠?终奇烈! 擎战帜,风呜咽。锤利剑,阳如血。看东海浪涌,狼烟明灭。台岛云遮弓满月,藏南雪冷刀光冽。看今朝、重振我中华,山河阕! 作者:向东云(云中鹤) 满庭芳·云(词) 起落随风,天涯游牧,卷舒尽看心情。 飘来柳絮,摇曳向朱陵。 刹那晕为骏马,蓦回首、纵是轻盈。 吞瑶水,白肤泛碧,邀落日调羹。 偏蒙眉月眼,含情脉脉,隐约三更。 照无眠,独观野渡舟横。 都道囊中萧瑟,莫牵挂、四海皆生。 终难了,一腔心事,惹得雨花倾。 作者:楼烨(楼烨) 念奴娇●河泊潭怀古(词) 水乡形胜,眺渚清岸阔, 潭深沙白。 苇浪州烟迷去鹭, 鸥侣浴晴畴陌。 楼塔参差,芰荷灿熳, 闻笛村桥隔。 无边清暑,望中帆远穹碧。 检点蓝墨源头,美人香草, 领千秋文脉。 傩鼓摧舟争击水, 铺锦诗痕春泽。 霞影青山, 江声拂面, 凝醉天涯客。 忠怀谁共, 艾蒲香冽云湿。 作者:黄定君(定军山) 一剪梅·愁思(词) 斜雨侵塘萍不宁。乍觉春暖,又怯风泠。去年今日笑歌吟。不复经年,却笑伶俜。心上秋浓都几成?半分初醒,几许绵情!叶青泪落更沾襟。愁落三更,雨落天明。 作者:黄国良(啥水果多喝水) 《金缕曲·萧郎恨》(词) 《金缕曲·萧郎恨》 此恨何时绝? 跪苔碑、冕旒泫露,衮衣凝血 犹记执钗盟凤誓: "共绾同心双结" 竟负尽、笙箫时节 囹圄重重镣声噎, 任铜漏、滴碎鹃啼血 素练黯,朱颜灭 山河重掌翻云钺 却空余、菱花蚀裂,宝奁尘歇 纵使六宫春色遍, 怎及柳梢初月? 听夜夜、孤鸾泣阙 若许黄泉寻故誓, 宁销烬、九五千秋业 终不悔,曾相结 作者:林锐(岭南卖字人) 《清平乐 于第五个警察节》(词) 五年庆典,警纛迎风展。红的是那鲜血染,蓝为铮铮遗愿。心中指令如山,家人飘渺如烟。也仅普通身板,肩抗重担过千。 作者:杨广鹏(乾乾翼翼)手机号码:13363510480 通讯地址:晋城市城区兰亭书院16号楼1单元2801 《捣练子 致贤妻》(词) 车已远,思犹牵。泪雨阳春二月天。但愿此番辛弃疾,返程同尔醉花间。 作者:杨广鹏(乾乾翼翼) 满江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词) 国耻崩心,仇万丈、怒腾热血。今犹记、满清腐弱,神州悲咽。甲午东沟沉铁舰,马关右翼横条契。阅轩辕、多少救亡篇,伤情切。倭蹄践,松江雪。狼烟笼,卢沟月。看滚滚山河,全民挥钺。烽火烬消华夏起,沙场战罢凶顽灭。若重来,敢叫鬼无魂,如灰绝。 作者:罗正贵(罗正贵)
    出版服务 更多
    出版服务主要内容:
    2025年1月,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委会,启动为中华诗词学会、全国各级学会诗、词组织理事、会员和海内外诗人、诗词爱好出版作品集的工程。旨在通过全链条资源整合与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低成本、高质量"的出版体系,优惠为个人出版诗词及理论研究书籍,实现文化普惠目标,具体实施三大核心举措。 战略协同降本。建立三位一体合作机制。与50家国家级出版机构签署战略协议,享受编审费折扣,书号管理费优惠等政策。联合印刷头部企业成立印务联盟,通过集中采购机制降低印刷成本。 规模效应肩负,实施"集中出版+个性定制"双轨模式。 通过标准化排版模板、模块化装帧方案实现基础成本摊薄。技术赋能提效,打造数字化全流程管理系统。引入智能 排版系统、区块链确权平台,实现优质高效。 通过这三大创新举措,实现单册诗集出版的成本控制,真正打破"自费出书"的行业困局。 工程特性 权威性立本,系统性整合,传播性破圈,艺术性提质,创新性赋能。 出版流程 阶段一,选题申报与审核 申报材料:作者提供诗、词、曲、诗词评论等作品集初稿。 作者简介:附作者简介。 创作理念:阐明题材特色、创新点及社会价值。 学者撰序:邀请学会领导、诗词学者、评论专家撰序。 评审机制:由出版委员会组成评审组。 评审重点:诗词曲联考核格律规范性、思想性、创新性。学术论文;评论作品反应时代特色,具有创新理念和独到见解。 编辑出版 编校支持:为作者匹配相应出版社和印刷单位,提供专业设计、排版、编校服务。 版式设计:提供“古典线装版”“现代精装版”“电子交互版”三种形态;鼓励诗书画融合。 书号申请:国内书号。由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委会统一申请单册独立书号,享受优惠价格。国际出版。对优秀作品提供海外书号及双语出版支持。 权威保障 国家正规出版社机构出版; ISBN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批复; 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据中心书号查询; 增值服务 赠送电子书制作及推广服务。涵盖8种格式的电子书加工制作成品,全平台通用。可协助上架包括亚马逊中国 、当当云阅读 、京东读书 、豆瓣 阅读、百度阅读、多看阅读、网易云阅读、蜗牛读书、掌阅、微信读书、知乎、得到、咪咕阅读、天翼阅读、沃阅读、华为阅读等知名平台。协助上线AmazonKindleStore(亚马逊国际站Kindle商店)、Garden(加德纳)、GooglePlayeBooks(谷歌电子书)、BARNES&NOBLE(巴诺书店)、Rakuntenkobo(库博电子书)、AppleiBooksStore、Smashwords、OverDrive海外数字图书馆、读墨等海外电子书平台。作品覆盖全球海量读者,享受全新的数字体验。实体出版物可协助作者上架电商平台、淘宝、微店、微博店、抖音精选联盟、今日头条店等平台展示销售。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子轩 联系电话:电话:010-63033798 手机:13716705879(同微信) 电子邮箱:13716705879@163.com
    印制服务 更多
    印制服务主要内容:
    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委会直属印制服务商——北京市圣德通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集印刷、广告、文化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持有印刷、广告、视频制作全牌照资质,深耕行业25年。 【核心业务】 印刷服务:出版物印刷(含出版社按需印刷)、包装装潢、零件印刷、会务礼品定制; 文化工程:党建宣传、核心价值观墙体及户外景观设计制作、空间艺术装潢; 会展服务:会展设计搭建、创意视觉解决方案。 【技术实力】 设备先进:配备数字喷墨轮转印刷机、海德堡四色印刷机、惠普Indigo数码印刷机、奥西数字印刷机等全流程智能印刷设备集群;胶订龙、骑订龙、全自动锁线精装生产线,支持精装、线装、古籍装帧、胶装、骑马钉、烫金、模切等20余种工艺; 设计团队:中央美院等院校专业团队领衔,提供个性化设计排版服务,平均从业经验10年以上。 【服务优势】 优质客户:服务国资委、国家电网、保利集团、司法部、中华医学会等200+政企单位,覆盖出版、政务、医疗、能源领域; 高效交付:北京宣武门设300㎡创意中心及200㎡快速印制空间,毗邻固安拥有3000㎡独栋智能生产基地,保障京津冀区域快速响应。 专注品质印刷,赋能文化传播——我们以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打造从创意设计到成品落地的综合解决方案。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子轩 联系电话:电话:010-63033798 手机:13716705879(同微信) 电子邮箱:13716705879@163.com
    诗旅在线 更多
    军旅诗词的千年气韵 从铁血边塞到民族精神的诗性铸造
    军旅诗词的千年气韵 从铁血边塞到民族精神的诗性铸造倪西祥烽火狼烟与青铜戈矛的撞击声,在平仄韵律中凝成中华文明最刚毅的精神坐标。《诗经·秦风·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以叠浪般的战吼,擂响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第一声战鼓。从大漠孤烟到井冈烽火,军旅诗词如一条铁血文脉,贯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军旅诗词以铿锵的韵律与壮烈的意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战争记忆与家国情怀。在青海头的白骨与新鬼啾啾之间,一种独特的民族气质淬火而生。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军旅诗词三千年演变历程,剖析其艺术特质与社会价值,揭示其在新时代语境下唤醒民族精神、熔铸爱国灵魂的文化力量。 一、铁血文脉的起源:先秦军旅诗的基因编码 《诗经》311篇战争诗中,《秦风·无衣》以孤峰绝响的姿态矗立于先秦诗坛。当戎狄铁蹄踏破边境,这首诞生于烽火中的“强军战歌”,用三章复沓的雷霆节奏擂响战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修我甲兵”的装备意象层层递进,最终升华为“与子同仇”“与子偕行”的战斗誓言三重奏。在普遍弥漫厌战情绪的《诗经》战争诗中,它独树一帜地摒弃哀婉腔调,开创了中国尚武精神的诗性表达范式。 值得深究的是,诗中“同袍”“同泽”“同裳”的意象系统,构建起中国军旅文化最原始的精神契约。这种物资共享、生死与共的集体主义伦理,比古希腊斯巴达战士的“同饮一瓢水”誓言更为深刻。考古发现印证了诗中的历史真实:秦军兵器标准化程度极高,戈矛长度误差不超过0.5厘米,正是“修我戈矛”的实物注脚。这种军事物质文化与精神信仰的契合,使《无衣》成为熔铸华夏尚武基因的精神之母。 二、汉唐气象:边塞诗的黄金时代与精神高峰 初唐:军旅诗的觉醒与勃兴 隋末烽烟中孕育的初唐军旅诗,呈现出豪健与悲悯的双重变奏。杨炯《从军行》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的视听交响,铺垫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时代宣言。这既是对六朝绮靡诗风的反拨,更是科举制度未臻完善下寒门子弟“以剑觅封”的功业呐喊。骆宾王则开创了多维抒写范式:《晚度天山有怀》中“宁知琴弦断,胡笳有谁听”的哀婉,与《望月有所思》中“晚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的苦寒渲染,共同构建起铁血与悲怆交织的战场图景。 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气象 开元天宝年间,边塞诗派以磅礴的宇宙意识将军旅诗推向巅峰。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语,将戍边将士的功业理想淬炼成黄金誓言。而《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时空折叠,使万里边关承载起千年戍守的历史重量。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则注入盛唐特有的浪漫侠气。特别是岑参《走马川行》中“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的西域风光,突破了传统边塞意象系统,展现了大唐的文化包容气度。 古代军旅诗词精神内核演变 朝代 代表作品 核心精神 历史语境 先秦 《诗经·秦风·无衣》 同仇敌忾的集体意志 戎狄压境的生存危机 盛唐 王昌龄《从军行》 建功立业的功名理想 开疆拓土的帝国气象 南宋 岳飞《满江红》 雪耻报国的忠愤之气 靖康之耻的民族创伤 革命年代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逆境奋战的革命乐观主义 武装割据的艰苦斗争 三、宋元明清:悲壮变奏与气节长歌 南宋:忠愤之气的巅峰书写 当靖康之耻撕裂中原,岳飞的《满江红》以三十七句雷霆重构了军旅词的精神维度。“怒发冲冠,凭栏处”的雕塑式起笔,凝固了民族危亡时刻的将军剪影。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烈语,将个体愤怒升华为集体雪耻仪式,使“胡虏”“匈奴”从历史名词化为民族精神的试金石。这种忠愤之气在陆游诗中转化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暮年执念,在辛弃疾词中结晶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悲怆记忆。 明清之际:末世忠烈的绝命诗潮 明代戚继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平实自述,开创了武将本色的诗学传统。而张煌言被俘后的绝命诗“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将岳飞、于谦的忠魂铸成精神丰碑。尤其“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的结句,以碧血写就气节史诗,延续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血脉。 四、革命烽火:硝烟中的诗性战略 毛泽东:马背上的军事诗学 井冈山时期,“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宣言,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幽默凯旋,将游击战术升华为诗性战略。长征路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娄山关咏叹,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巨景收束,在失败阴影中迸发再造乾坤的意志。1963年《八连颂》以“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的九重排浪,铸就“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时代强音。 绝境中的信仰诗篇 陈毅《梅岭三章》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幽冥想象,宣告了革命者超越生死的战斗意志。恽代英狱中诗句“铁壁和铜墙,手铐和脚镣,锁得住我们的身,锁不住我们的心!”,以排山倒海的复沓结构,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不可摧毁性。 五、当代传承:军旅诗词的精神重构与形式革命 (一)意象系统的现代转轨:从金戈铁马到星河剑影 当代军旅诗词的意象革新,在传统武备符号与高科技战场隐喻间构建了史诗级对话。程文胜在《士兵宣言》中以三重“制式”意象完成精神雕塑: 我穿戴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制式的 迷彩服、作战靴、子弹袋 我身上的每一块骨骼也是制式的 雪山冰冻过的胫骨,炮火炙烤过的肩胛 我体内流淌的每一滴血更是制式的 苦难与辉煌的记忆在血管里沸腾 此处“制式骨骼”将古典的“黄沙百战穿金甲”转化为基因层面的精神传承——雪山、炮火淬炼的胫骨与肩胛,成为新时代的“身体勋章”,而“沸腾的血”则呼应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忠愤之气,却以分子生物学的意象重构了民族血性的科学表达。 航天深蓝意象的引入更拓展了战场维度。岳元峰《临江仙·哨楼中秋望月》以“满轮捧出读边楼”将月球化为哨兵阅读的典籍,“对影印吴钩”则让千年冷兵器在深空投影;蔡大营《破阵子·电子对抗战》直接撕裂传统战场认知: 网络空间烽火,星河天际云涛。 厮杀无声千仞外,决胜无形万里遥。 磁电声光穿雾障,陆海空天摧暗碉 “磁电声光”取代刀剑碰撞,“星河云涛”覆盖大漠孤烟,信息化战争的抽象性被转化为“穿雾障”“摧暗碉”的视听奇观,恰如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现代科技版。 军旅诗词核心意象的嬗变与精神升华 古典意象 现代转轨 代表作 精神内核突破 金甲玉门关 电子星河、磁电暗碉 《破阵子·电子对抗战》 从物理边疆到网络主权 铁马冰河 制式骨骼、基因血沸 《士兵宣言》 个体肉身升华为民族精神载体 秦月汉关 深空吴钩、月球哨楼 《临江仙·哨楼中秋望月》 戍边空间从地表 跃升至地月系统 (二)形式载体的多维实验:格律容器中的时代岩浆 当代军旅诗人以格律裂变与文体混编实现传统形式的当代激活。程文胜在诗集《金铜花瓣》中开创“混编集束”范式: 古体新魂:五绝《静夜思》以“明月天山外,荻花野渡开”的盛唐边塞句式,包裹“宿鸟对窗来”的数字化乡愁——无人机巡航取代雁足传书,古典意境被注入信息战士兵的孤独。 词牌战歌:《破阵子》词牌经电子对抗题材重塑,将辛弃疾“沙场秋点兵”的阵图转化为“屏前战士过招”的量子博弈,使千年军乐谱系续写新章。 律诗载史:七律《江湾》以“香江拍岸荆花静,洪水归川稻黍闲”的工对,浓缩香港回归、抗洪救灾等重大事件,八行诗成为微缩国家记忆芯片。 铁道兵诗人干天成的《告别军旗》组诗,则用集体记忆爆破格律边界: 战旗徐落泪冰瀚,军礼挥别铁血寒。 吹角高歌狂飚曲,断臂绝唱大风篇。 “泪冰瀚”三字将离营泪水冻成西伯利亚寒流,“断臂”意象直指伤残军人群体,以律诗的庄重载体承载个体创伤,在“兵魂不散”的宣言中完成牺牲精神的圣化。 (三)数字时代的声腔革命:从沙场号角到云端战鼓 媒介革新催生传播形态蜕变。军旅诗词通过三种路径抢占精神高地: 短视频吟诵:李为民《夜抚旧军衣有思》“箱底一袭绿战袍,烽烟浸透色微凋”被改编为老兵手抚旧军装的沉浸式视频,抖音播放超千万,“豪气在衣襟飘”成为年度热词。 互动全息诗展:军事博物馆将《电子对抗战》词作转化为电磁频谱可视化装置,观众以手势触发“磁电声光”的粒子爆炸,诗词从文本升维为战场体验; AI战士诗人:国防科大研发的“戎笔”系统,输入战场实时数据即可生成格律诗词,如戍边机器人传感器触发“昆仑雪刃割云幕,硅骨钢躯铸汉旌”的七绝,人机共创成为新传统。 当“制式骨骼”与“星河吴钩”在格律容器中碰撞,钢铁意志与科技魂魄熔铸成新时代的剑与诗。程文胜们以《金铜花瓣》的混编实验证明:盛唐边塞诗的黄金誓言,终将在信息化战场淬火重生;而数字空间的每一次诗意爆破,都是“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当代基因表达。 军旅诗词核心意象的时代嬗变 意象类型 古典时期代表 近现代转型 象征内涵升华 征战符号 金甲、玉门关 梭镖、黄洋界 从功业理想向革命信仰的转化 身体印记 黄沙百战穿金甲 带镣长街行 肉体创伤升华为精神勋章 守护者意象 龙城飞将 怀抱钢枪的哨兵 从英雄崇拜到平凡坚守的价值重构 时空隐喻 秦月汉关 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 个体生命与历史长河的融合 六、永恒战歌:军旅诗词的当代精神价值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军旅诗词的创作尤需承古开新。林承强在抗战题材创作中构建“苦难—抗争—复兴”的叙事链,使历史记忆转化为精神滋养。堆雪的“两栖抒写”实践启示我们:既要锻造“金属质地般美感”的诗句,也要如《无衣》那样凝聚集体意志。 当今军旅诗词创作的三大使命: 精神图谱的当代重绘:从“金瓯灿烂慰英雄”的礼赞到“月光在马蹄下碎裂成冰”的冷抒情,在崇高美学中注入生活温度。 战争记忆的史诗重构:通过“卢沟晓月起腥风”与“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时空对话,构建民族精神成长叙事。 科技强军的诗性表达:开拓航天、深蓝等新质战场意象,书写“可上九天揽月”的现代军事传奇 当《满江红》的忠愤之气汇入《沁园春·雪》的再造乾坤之志,中华军旅诗词的壮阔长河,始终激荡着民族精神的核心脉动——同仇敌忾的集体意志、超越生死的忠烈气节、逆境奋发的乐观基因、忧乐天下的家国情怀。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让这些“金铜声部”汇聚成民族精神的黄钟大吕,因为一个懂得用诗篇礼赞英雄的民族,必将永远挺立于人类文明的高峰。
    朴社诗词 更多
    朴社会员作品(五)
    七绝·秋思 作者:讷言 菊送清香入小庐,经年守拙似当初。 风扶藜杖词臣老,得味唯余枕上书。 七律·致高考学子 作者:讷言 十载焚膏夜未眠,蟾宫折桂奋当先。 匣中剑气冲牛斗,笔下文风追圣贤。 墨染青衫终不悔,胸怀明月久弥坚。 今朝且展鲲鹏志,怒破层云啸九天。 七律·汝州云禅湖荷花 作者:讷言 自此穷通扔一边,老来爱伴白云眠。 世无绿绮如何赠,门对青荷恰是缘。 幸有林泉娱晚境,岂须风月扰余年。 扁舟不系烟波去,醉卧沧浪胜散仙。 五律·首都行记 作者:兴诗问醉 不历程途远,安知眼界贫。 街衢诚攘攘,风物具津津。 坐鸟云边过,乘龙地底巡。 凭栏千殿古,向日一旗新。 五排律·母亲节感吟 作者:兴诗问醉 闻节在今朝,回思往事遥。 衣衾双手就,风雨一肩挑。 牧野嗟空阔,胡天感寂寥。 邻无高士想,亲有恶人刁。 恨作浮云散,愁当残雪消。 时寒查幼崽,日烈侍新苗。 每觉三餐寡,更将五味调。 欲行言切切,疑恐路迢迢。 惟愿家乡水,长留我一瓢。 五排律·过石炭井书怀 作者:兴诗问醉 驱车经故地,放眼叹沧桑。 杂草裂尘路,枯枝倚矮墙。 街空凭寂寞,舍旧任颓荒。 故识还几许,天涯各一方。 当时离牧苑,自此远高堂。 晨伴鸡鸣起,暮同烛影忙。 婶娘司课业,叔父飨饥肠。 弹指廿年短,追思万缕长。 七律·听歌曲《罗刹海市》有题 作者:兴诗问醉 一支新曲出聊斋,万状浮生入耳来。 梦断云中徒有梦,才穷仕路岂无才。 漫看天雨滔滔下,不借风声细细猜。 罗刹欲知何处是,但将此问置灵台。 七律·七七事变八十八年祭 作者:刘超达 八十八年弹指间,卢沟晓月照新颜。 当年战地花如海,昔日烽台柏似山。 鉴史明今筹远略,居安戒逸记时艰! 复兴大业征程固,永保和平非等闲! 七绝·登王莽岭 作者:破剑 雨未尽晴云未开,风刀翻刃刺衣来。 山间何及人间冷,一振青襟徐上台。 七绝·杜河归来 作者:破剑 寻春四月踏莎行,最爱鳞波水一泓。 不舍林泉归去晚,山头片片白云轻。 七绝·白马寺秋夜归 作者:破剑 一抹霜风冷紫薇,鸟啼惊出宿云飞。 斜斜山径泠泠月,奇石如僧夜忘归。 七绝·望析城山 作者:破剑 一柱撑天雄万夫,群峰俯首尽为奴。 晓来风乱山如晃,半倚岚云低手扶。 七绝·秋登白马寺 作者:破剑 秋来点点与斑斑,风扫红黄溪水间。 隐有鼓声出古寺,一轮冷月满深山。 七绝·登沁水笔山怀常公明卿 作者:破剑 一带云簪绾碧鬟,松间石上藓斑斑。 抱琴人待清秋夜。明月绯衣黄鹤还。 七律·无题 作者:鲁痴人 燕雀鸾凰加隼鹰,浮云不阻九霄鹏。 方圆自古凭规矩,曲直从来靠墨绳。 业就当酬穿塞马,名扬莫忘照书灯。 东风吹得千山绿,仰仗春心消冻冰。 小重山 作者:紫泥封 芳草连天潮水平。别时心绪乱、怨愁生。无心看取柳烟轻。烦听那、双燕一声声。 君莫负前盟。端看眉柳黯、眼波盈。忍教寒夜伴残灯。倚虚幌、孤影到天明! 蝶恋花·做了个梦 作者:戒之 一笑春风初遇见。始种相思,敲字传鱼雁。最是佳期杨柳岸,月明廊下人归晚。 清梦无由容易断。心绪生尘,白发光阴转。往日消磨花事短,琉璃易碎云霞散。 踏莎行.无题 作者:戒之 郁李裁缣,海棠叠素,匆匆蜂蝶因花误。东风扶柳渡银塘,春波鸿影知何处。 草被新茵,鸠鸣深树,参差未改当时路。飘尘一梦寄蜉蝣,光阴细数争朝暮。 西溪子 作者:鲁痴人 独坐相思无尽。应未纸窗收紧。入东风,帘振荡。钩振荡。推牖平眉怅望。小楼东。野桃红。 西溪子 作者:鲁痴人 薄雾鸦啼陵阙。秋老一城黄叶。对西风,抬望眼。暮天晚。落日朔河乡远。把酒释清愁。月临楼。
    诗乡诗教 Poetry Education 更多
    诗韵流风 Poetry Message 更多
    诗书画苑 更多
    今日访客数: 3 今日页面浏览量:10 总页面浏览量:1105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邮编: 邮箱:13716705879@163.com 联系电话:13716705879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